热管技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,已经从最初的标准热管发展出多种先进形式。本文将按照技术演进的脉络,介绍各类热管的特点与应用,展现热管技术从简单到复杂、从一维到多维、从重力依赖到全方位运行的发展历程。

A.

标准热管(Heat Pipes,简称 HP)

均温板(Vapor chambers,简称 VC)

三维蒸汽腔(3DVC) 

B.

热虹吸管(Thermosyphon)

环路热虹吸管(Loop Thermosyphon) 

C.

振荡 / 脉动热管(Oscillating / Pulsating Heat Pipes)

D.

轴向槽道热管 (Axially Grooved Heat Pipe,简称 AGHP) 

E.

可变热导热管(Variable Conductance Heat Pipes,简称 VCHP) 

F.

环路热管(Loop Heat Pipes,简称 LHP)

01

标准热管(Heat Pipes,简称 HP)

均温板(Vapor chambers,简称 VC)

三维蒸汽腔(3DVC) 

关键特征

·  通常表现为铜水热管

·  内壁有毛细结构 

·  具备一定的水平姿态传热能力

·  使用高潜热能力的纯水作为相变循环工质

·  从一维到三维的热扩散能力进阶

图1:1D HP—2D VC—3DVC

HP 是热管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阶段。标准热管是最基础的热管形式,一般采用铜水热管结构,通过内部毛细结构实现工质循环。其原理是液态水在蒸发段内部毛细芯表面吸热蒸发为气态,水蒸气在压力驱动下运行至冷凝段被冷却后放热重新液化,之后通过壁面毛细结构回流至蒸发段,形成循环。 

随着电子设备向扁平化发展,均温板应运而生。它本质上是”拍扁”的标准热管,内部构建成二维蒸汽腔,更适合在手机等设备中将热量均匀扩散到更大面积。

三维蒸汽腔(3DVC)则是均温板的进一步升级,通过在垂直方向设计多层蒸汽腔道并建立层间互联,实现了更复杂的三维热传递能力,特别适合高性能计算设备的散热需求,例如NVIDIA-HGX AI 服务器。 

02

热虹吸管(Thermosyphon)

环路热虹吸管(Loop Thermosyphon)

关键特征

·  依靠重力驱动工质循环

·  蒸发器必须位于冷凝器下方

·  无需毛细结构

图2:Thermosyphon 运行机理及应用

Thermosyphon 是一种结构简单的热传递装置,其工作原理类似于传统热管,但不同之处在于它完全依赖重力来实现工质的回流。液态工质在底部受热蒸发,气态工质上升到顶部冷凝器,冷凝后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落,形成循环。其更多使用 R134a 制冷剂作为工质,提升传热能力的同时控制管壁承压风险。因结构简单、成本低,常见于锅炉、太阳能热水器等领域。  

环路 thermosyphon 是热虹吸管的改进版本,通过将蒸汽和液体通道分离,形成独立的环路结构。这种设计可以减少气液两相之间的相互干扰,有利于液相工质回流,提高传热效率,但仍需保持蒸发器在下、冷凝器在上的位置要求。

03

振荡 / 脉动热管   

(Oscillating / Pulsating Heat Pipes)

关键特征

·  蛇形盘绕的细管道结构

·  无毛细结构

·  依靠气泡脉动驱动工质运动

·  工作过程具有振荡特性 

图3:脉动热管运行原理

振荡热管采用了独特的蛇形管道设计,内部工质在温度差作用下形成分散的液柱和气泡。这些液柱和气泡在热端和冷端之间往复振荡,通过这种脉动运动来实现热量传递

这种设计结构简单,制造成本低,但其传热机理复杂,启动能力和传热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,对管道形状、充液率敏感,通道小时表面张力增强会抑制工质振荡,通道大时会导致工质分层影响脉动效果。但其代表了热管技术在简化结构方向上的探索。

04

轴向槽道热管    

(Axially Grooved Heat Pipe 简称 AGHP)

关键特征

·  通常为铝合金挤出槽道

·  通常为铝氨热管 

·  可以使用低温工质作深低温导冷器件

·  在微重力环境或水平姿态下使用

·  传热量很大

图4:轴向槽道热管型谱

槽道热管通常由铝合金制成管道,内壁沿轴向布有 Ω 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的槽道,以替代传统毛细芯。在微重力环境下,气液工质(一般为氨)在相应槽道内流动,完成相变循环。AGHP 的工作过程包括液氨在受热区蒸发后,气态工质在管道中间通孔内通过压力差向冷凝区流动,放热后凝结,再沿靠近管壁槽道回到蒸发区,实现高效、可靠的热量输运。

与常规热管相比,AGHP 质量更轻、结构更简单,并且可实现更大功率的远距离散热,适用于卫星蜂窝板等重量与体积受限的场景,是目前航天器热控分系统特别是热管网络的支撑性器件。 

05

可变热导热管   

(Variable Conductance Heat Pipes,

简称 VCHP)

关键特征

·  内含不凝气 NCG

·  具有可调节的传热能力

·  被动式智能控温

图5:VCHP 运行机理

可变热导热管 VCHP 内部除相变工质以外,还精确填充了一定量的 NCG 例如氮气或氦气,它们会在冷凝段形成一个可以移动的气塞,当热管温度升高时,NCG 被压缩,导致冷凝面积增大传热能力提升;当温度降低时,NCG 扩散占据冷凝空间,削弱传热强度。

VCHP 可以在不同负载或环境温度下自动调节传散热效率,不需要主动控制设备就能适时适应温度变化,其多用于航天器及需要精确控温的场合,在同一传热器件上实现宽范围温控,是热管在智能控制方向的一次重要尝试。目前 VCHP 被认为是解决月球着陆器月夜生存问题的有效手段,国内已有相关企业具有制备能力。

06

环路热管   

(Loop Heat Pipes,简称 LHP) 

关键特征

·  蒸发器内有高效毛细芯结构

·  完全分离的液气通道

·  创新的补偿腔设计

·  可在任意方向工作

·  具备抗过载运行能力

图6:柱状 LHP、平板 LHP

环路热管 LHP 是一种高效的自循环两相传热装置,其采用了环状结构设计,并在蒸发器中设置了独特的毛细芯结构。另外补偿腔的设计使其能够自动调节系统内的工质量,确保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能稳定运行。LHP 在航天器热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,其具有大热量、高热流密度、低热阻、远距离、逆重力姿态的传热能力。

相较于传统热管(HP)技术、3DVC 技术等,在性能和功能上都有明显进步。随着 AI 芯片和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器 MOSFET 等功率器件热管理需求的显著提升,LHP 技术逐渐从航天领域转向民用,其继承了热管可靠性的同时,可同时用作风冷或液冷散热器,是服务未来的通用热解决方案。  
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删